600快餐2个小时qq_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51茶馆,空降24小时服务免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PCR技术基本原理和操作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31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726
核心提示:pcrpcr仪 PCR技术是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链DNA为模板,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体外复制出与母链模板DNA互补的子链DNA的过程。一、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1、PCR反应的成分和作用总体积:一般为25μl~100 μl(一)Mg2+:终浓度为1。5~2。0mmol/L,其对应dNTP为200 μmol/L,注意Mg2+与dNTPs之间的浓度关系,由于dNTP与Taq酶竟争Mg2+,当dNTP浓度达到1 mmol/L时会抑制Taq酶的活性。 Mg2+能影响反
pcrpcr仪

PCR技术是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链DNA为模板,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体外复制出与母链模板DNA互补的子链DNA的过程。


一、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1、PCR反应的成分和作用 


总体积:一般为25μl~100 μl


(一)Mg2+:终浓度为1。5~2。0mmol/L,其对应dNTP为200 μmol/L,注意Mg2+与dNTPs之间的浓度关系,由于dNTP与Taq酶竟争Mg2+,当dNTP浓度达到1 mmol/L时会抑制Taq酶的活性。 Mg2+能影响反应的特异性和产率。


(二)无Mg2+buffer:由纯水、kcl、Tris组成。Tris用于调节反应体系pH值,使Taq酶在偏碱性环境中反挥活性。kcl可降低退火温度,但不能超过50 mmol/L,否则会抑制DNA聚合酶活性。


(三)BSA:一般用乙酰化的BSA,起着减少PCR管对Taq酶的吸附作用,对Taq酶有?;ぷ饔谩?/p>


(四)底物(dNTPs):dNTPs具有较强酸性,其储存液用NaOH调pH值至7。0~7。5,一般存储浓度为 10 mmol/L,各成份以等当量配制,反应终浓度为20~200μmol/L。高浓度可加速反应,但同时增加错误掺入和实验成本;低浓度可提高精确性,而反应速度会降低。


(五)Taq酶:能耐95℃高温而不失活,其最适pH值为8。3~8。5,最适温度为75~80℃,一般用72℃。能催化以DNA单链为模板,以碱基互补原则为基础,按5’→3’方向逐个将dNTP分子连接到引物的3’端,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新的DNA子链。无3’→5’的外切酶活性,没有校正功能。某种dNTP或Mg2+浓度过高,会增加其错配率。用量一般为0。5~5个单位/100μl。


(六)模板:PCR对模板DNA的纯度不要求很高,但应尽量不含有对PCR反应有抑制作用的杂质存在,如蛋白酶、核酸酶、TqaDNA聚合酶抑制剂、能与DNA结合的蛋白质。模板DNA的量不能太高,否则扩增可能不会成功,在此情况下可适当稀释模板。


(七)引物:引物浓度一般为0。1~0。5μmol/L,浓度过高会引起错配和非特异扩增,浓度过低则得不到产物或产量过低。引物长度一般15~30个碱基,引物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特异性。其3’末端一定要与模板DNA配对,末位碱基最好选用A、C、G(因T错配也能引发链的延伸)。

引物G+C约占45~55%,碱基应尽量随机分布,避免嘧啶或嘌呤堆积,两引物之间不应有互补链存在,不能与非目的扩增区有同源性。


PCR技术原理和操作


2、PCR反应步骤和反应条件选择(影响因素)


a、变性:模板变性完全与否是PCR成功的关键,一般先于94℃(或95℃)变性3~10min,接着94℃变性30~60s。


b、退火:退火温度一般低于引物本身变性温度5℃。引物长度在15~25bp可通过公Tm=(G+C)×4℃+(A+T)×2℃计算退火温度,一般退火温度在40~60℃之间,时间为30~45s。如果(G+C)低于50%,退火温度应低于55℃。较高的退火温度可提高反应的特异性。


c、延伸:延伸温度应在Taq酶的最适温度范围之内,一般在70~75℃。延伸时间要根据DNA聚合酶的延伸速度和目的扩增片段的长度确定,通常对于1kb以内的片段1min是够用的。


以上述三个步骤为一个循环,每一循环的产物均可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经过n次循环后,目的DNA以2n的形式增加。


cpr技术操作流程


循环数:


PCR的循环数主要由模板DNA的量决定,一般20~30次循环数较合适,过多的循环数会增加非特异扩增产物,具体要多少循环数可通过预试验确定。


PCR产物积累规律:


反应初期产物以2n呈指数形式增加,至一定的循环数后,引物、模板、DNA聚合酶形成一种平衡,产物进入一个缓慢增长时期(“停滞效应”),即“平台期”。到达平台期所需PCR循环数与模板量、PCR扩增效率、聚合酶种类、非特异产物竟争有关。


pcr产物积累规律



二、PCR常见问题


1、靶序列变异


如靶序列发生突变或缺失,影响引物与模板特异性结合,或因靶序列某段缺失使引物与模板失去互补序列,其PCR扩增是不会成功的。

 

2、假阳性


出现的PCR扩增条带与目的靶序列条带一致,有时其条带更整齐,亮度更高。


3、假阴性,不出现扩增条带的处理


PCR反应的关键环节有

①模板核酸的制备,

②引物的质量与特异性,

③酶的质量及,

④PCR循环条件。寻找原因亦应针对上述环节进行分析研究。


4、引物设计不合适


选择的扩增序列与非目的扩增序列有同源性,因而在进行PCR扩增时,扩增出的PCR产物为非目的性的序列。靶序列太短或引物太短,容易出现假阳性。需重新设计引物。


5、酶失活


需更换新酶,或新旧两种酶同时使用,以分析是否因酶的活性丧失或不够而导致假阴性。需注意的是有时忘加Taq酶或溴乙锭。


三、其它PCR技术介绍


1、不对称PCR(asymmetric PCR)


不对称PCR主要是在PCR体系中设计不同的引物浓度,两条引物浓度比为1:50或1:100,前12个循环两条模板等量扩增,之后低浓度引物消耗殆尽,其扩增产物减少以至于无;而高浓度引物介导产生的扩增产物(即单链DNA)逐渐增加,可得到大量单链DNA(ssDNA)用于直接测序。


2、多重PCR(multiplex PCR)


多重PCR应用于基因诊断,对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庞大)进行扩增检测。是用多对引物同时对模板DNA上的多个区域进行扩增。

多重PCR技术的难点不是在于其原理和操作的复杂性,而是在于其多对引物的设计,必需保证多对引物之间不形成引物二聚体,引物与目标模板区域具有高度特异性。


3、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


由mRNA逆转录产生cDNA链作为PCR反应模板。

逆转录合成cDNA时,引物可选用特异引物、随机六聚体引物或寡聚dT(12-18)。

设计RT-PCR的引物时最好是分散在不同的外显子上,以免基因组DNA的污染导致假阳性结果


4、锚定PCR(anchored PCR):

引进锚定引物,可以帮助克服序列未知或序列未全知的障碍。

在DNA3’-末端加上poly(dG)尾,与此相对应的锚定引物poly(dC)一般应在十二聚以上。


2018-06-15 16:18:05 22494 http://www.yiqi.com/citiao/detail_755.html 热门标签: 荧光定量pcr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PCR技术基本原理和操作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