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快餐2个小时qq_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51茶馆,空降24小时服务免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沉降观测记录内容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31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818
核心提示:沉降_地面沉降原因_地面沉降监测和应对措施沉降缝_建筑物沉降缝设置原则要求_沉降缝施工方案沉降观测具体做法步骤_沉降观测的必要性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量与设置_沉降观测点埋设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_场地|地基坑沉降观测规范要求 为获取建筑物或场地地基沉降数据,我们需要做好沉降观测和记录。那么沉降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哪些,如何填写沉降观测记录表呢?沉降观测记录内容①单位工程名称;②水准点(指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高程;③水准仪的型号和编号(水准仪应采用精密水准仪);④观测点布置示意图:标明建(构)筑物观测点位置及
沉降_地面沉降原因_地面沉降监测和应对措施沉降缝_建筑物沉降缝设置原则要求_沉降缝施工方案沉降观测具体做法步骤_沉降观测的必要性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量与设置_沉降观测点埋设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_场地|地基坑沉降观测规范要求

为获取建筑物或场地地基沉降数据,我们需要做好沉降观测和记录。那么沉降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哪些,如何填写沉降观测记录表呢?


沉降观测记录内容


①单位工程名称;

②水准点(指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高程;

③水准仪的型号和编号(水准仪应采用精密水准仪);

④观测点布置示意图:标明建(构)筑物观测点位置及编号,水准点与需要观测的建(构)筑物之间相对位置、距离和指北针;

⑤每次观测的实测高程值、本期沉降量和总沉降量;

⑥注明每次观测的时间和工程形象进度(加荷情况);

⑦测量单位的测量员、质检员、技术负责人均应签字。监理工程师应审核签字。测量单位应加盖公章。


沉降观测记录内容_沉降观测记录表如何填写


沉降观测记录原则


1.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凡需进行沉降观测的工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沉降观测工作。

2.测量单位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及监理单位批准的观测方案,设置沉降观测点,绘制沉降观测点布置图,定期进行沉降观测记录,并应附沉降观测点的沉降量与时间、荷载关系曲线图和沉降观测技术报告。


沉降观测记录表如何填写


沉降观测的仪器及方法


沉降观测宜采用精密水准仪及铜水准尺进行,在缺乏上述仪器时,也可采用精密的工程水准仪(带有符合水准器)和刻度精确的水准尺进行。观察时应使用固定的测量工具,人员也宜固定。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或往返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同一观察点的两次观测差不得大于1mm,水准测量应采用闭合法进行。


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应符合±0.3√n(mm)的要求;

采用三等水准测量应符合±0.6√n(mm)的要求。(n为水准测量过程中水准仪安设的次数)


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


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应按设计要求,一般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民用建筑每加高一层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应在不同荷载阶段分别进行观测;施工单位在施工期内进行的沉降观测,不得少于4次。建筑物和构筑物全部竣工后的观测次数,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至下沉稳定(由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为:砂土地基2年,粘性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当建筑物和构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的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1次的连续观测,同时应对裂缝进行观测。


建筑物的裂缝观测,应在裂缝上设置可靠的观测标志(如石膏条等),观测后应绘制详图,画出裂缝的位置、形状和尺寸,并注明日期和编号。必要时应对裂缝照相。裂缝宽度可用刻度放大镜观测。


工程状态


对一般民用建筑以某层楼面(或标高)为状态标志;对工业建筑以不同荷载阶段为状态标志。

每次沉降观测,应检查每一次观测用相邻观测点间的沉降量及累计沉降量。如果沉降过大或沉降不均匀,应及时采取措施。


沉降观测水准点


1、水准点位置选择


水准点应布设在受振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以防止受到振动的影响;

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

离开公路、铁路、地下管道和滑坡至少5m。避免埋设在低洼易积水处及松软土地带;

为防止水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下0.5m。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工程施工时使用的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如果由于施工场地的水准点离建筑物较远或条件不好,为了便于进行沉降观测和提高精度,可在建筑物附近另行埋设水准基点。


2、水准点高程的测定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高程应根据厂区永久水准基点引测,采用II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如果沉降观测水准点与永久水准基点的距离超过2000m,则不必引测绝对标高,而采取假设高程。


沉降观测记录资料整理


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的一部分。


(1)根据水准点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和其逐次沉降量(沉降观测成果表)。

(2)根据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图绘制的观测点的位置图,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绘制的沉降量、地基荷载与延续时间三者的关系曲线图(要求每一观测点均应绘制曲线图)。

(3)计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均沉降量、相对弯曲和相对倾斜值。

(4)水准点的平面布置图和构造图, 测量沉降的全部原始资料。

(5)根据上述内容编写的沉降观测分析报告(其中应附有工程地质和工程设计的简要说明)。


总结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2018-07-12 15:44:30 3211 http://www.yiqi.com/citiao/detail_967.html 热门标签: 沉降缝_建筑物沉降缝设置原则要求_沉降缝施工方案沉降观测具体做法步骤_沉降观测的必要性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量与设置_沉降观测点埋设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_场地|地基坑沉降观测规范要求上海地面沉降原因、应对措施及所取得效果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沉降观测记录内容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