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快餐2个小时qq_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51茶馆,空降24小时服务免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厂商 » 正文

数码显微镜完成鉴定的观察点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4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101
数码显微镜完成鉴定的观察点

 数码显微镜完成鉴定的观察点:尽力排除人的主观推断,查找物质自身运动规律在器物上的反映。注:以下方法部分是引用,但笔者都认真实践过。

1.新旧痕迹观察法
  一件历史遗存,只要使用过,数码显微镜它必然在器物上留下痕迹,从磨痕、擦痕、细微尘埃痕迹及自然包浆、釉面光滑度等都可以作观察分析依据。这里要区别新品做旧和旧品〝新器〞无痕迹(库藏、窖藏等)这两种特殊性。新品做旧是短时期擦出痕迹、多辨还是能看得出的,至于新品涂泥更容易抹去后辨真伪,若用浸、烧、埋作伪方法,一是为数不可能多,二是认真比较还是能区别的。对于可能是库藏窖藏的旧品〝新器〞,特别不能用形而上学观点〝一票否决〞,要结合其它方面进行求证,通过200倍率左右显微镜在微观层面认真论证对比。 2.物质内部运动反映即汽泡观察法
  任何事物都在无时无刻地运动着,无机物质同样如此,这已经成为公认的常识。瓷胎也在无时无刻地运动着,只不过人肉眼看不到罢了。研究发现〝瓷胎内部物质运动变化留下的痕迹〞,可作为鉴定依据之一。此用百倍显微镜对大量新旧器物观察对比分析认为,瓷胎内的微量放射性物质经高温(1300度)焙烧后表层巳释放完毕,故新瓷釉面表面巳看不见汽泡(同样工具),随着时间推移,内部物质运动的痕迹反映到表面,若无釉或稀薄釉则直接释放,若有釉则被封住释放缓慢,形成不同形态、大小不等、不同质地的汽泡,有的藏友称有〝死汽泡〞〝活汽泡〞之分。由于釉面不同、瓷胎土质不同,同一时期瓷器汽泡的反映也不尽一致,要继续寻找共性的规律性的特点。但有一点,可以实证证明,新瓷(特别是近几年出窑的)是绝对不可能有大量汽泡出现的(同样工具),有的可以说再小的汽泡也找不到。有的专家说,汽泡也可以仿造,这是缺少基本常识的笑话,人怎么可能支配物质内部自然运动。 3.自然冰裂纹及爆点、霉点观察法
  由于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及其表象特征,完全可以用〝运动痕迹学说〞作指导对瓷器进行鉴定,器物表面的自然冰裂纹及爆点、霉点的形成,都是历史年代的证明,都可以在百倍显微镜下观察。至于要证明它是什么年代的要结合其它证据说明,上述自然现象是不能告诉我们年份的。但有一点可用实证说明,新的近期的东西绝无可能有上述自然现象。至于人造冰裂纹和自然冰裂纹只要入门还是可以区分开的。在显微镜观察到的爆点、霉点是不可能仿出来的。 可用于现场的微观鉴定的观测仪器 笔者现使用的观测显微镜是在2011年时,经中国国际嘉德拍卖有限公司内的朋友偶然推荐购买的,使用一年来感触很深,特别感谢他们提供的设备,笔者个人也与其家仪器公司的经理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这家公司提供的设备主要专注于光学类的现场检测与现场办公类设备,其公司的创史人是中国人,总部在北京。注:虽其设备公司的经理成为了我的朋友,以下也会公开其名片,但笔者绝不是其设备公司的枪手,也没有利益往来,只是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把这个设备引出,值得我们收藏界重视,我们也太需要这种设备。  

文章出自:科信仪器 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pelttech.com/item_99_28_0.shtml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数码显微镜完成鉴定的观察点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