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快餐2个小时qq_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51茶馆,空降24小时服务免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厂商 » 正文

细菌染色原理与用途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5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105

(版权由上海光学仪器厂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复制,转载注明我厂网址http://www.sgaaa.com)

了解细菌的染色原理与用途-正置生物显微镜观察细胞壁结构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ing)
一、目的:了解细菌的特殊染色原理与用途。
二、原理:依据细菌的细胞壁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细胞壁有多层胜肽
聚糖。革兰氏阴性菌G(-):细胞壁的外层由脂多糖及单薄的胜肽聚糖所组成。酒精脱色
过程中可将CV-I 复合物溶出,所以脱色为革兰氏鉴别染色中的重要步骤。
三、材料:
 1.显微镜  2.拭镜纸 3.洋杉油  4.酒精灯 5.试管架  6.接种环 7.染色盘  8.镊子
 9.玻片夹 10.载玻片11.蒸馏水 12.卫生纸13.二甲苯 14.95%酒精
15.液态培养菌液:
  ○1Escherichia coli (E.coli)大肠杆菌  ○2Lactobacillus plantarum 胚芽乳杆菌
16.染色试剂:
  ○1结晶紫Crystal violet stain  ○2碘媒染剂 Gram iodine mordant
  ○395%酒精 Ethyl alcohol,95%  ○4番红溶液 Safranin solution
四、方法:
  (1)制作抹片:取slide 洗净,烘干备用→无菌loop 菌液涂抹均匀→酒精灯余热烘干
  (2)染色
  ○1初染剂:结晶紫1min→背面水洗  ○2媒染剂:碘液1min→背面水洗
  ○3脱色剂:30sec(95%酒精)→背面水洗  ○4番红复染:30sec→背面水洗
  (结合成CV﹣I 化合物,增加结晶时与CW 结合力)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细菌染色原理与用途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