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早上7时45分,茂名石化质检中心炼油中控检验区五班班长蔡雄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单位,照例先把仪器设备检查一遍,再去开交接班会。
当他刚走进一楼高压气房时,忽然听到细微的“嘶嘶”异常声音,“漏气!”他的第一警觉勾起了他敏感的神经。他竖起耳朵,仔细寻找声源,整个气房重瓶、空瓶、在用的瓶大概有五十多个,有氢气、氮气、氦气、氩气。由于楼上开着通风橱,在轰鸣声中,蔡雄从外往里一瓶瓶仔细听过去,辨别着、查找着,当他走近两瓶在用的氢气瓶时,嘶嘶声越来越清晰,他把手放到一瓶氢气瓶减压阀连接处,没异常,检查另一瓶时,手一放过去,凉丝丝的,“原来你在作怪!”蔡雄把阀门一关,异常声音消失,他初步诊断是减压阀的密封圈漏气。
蔡雄确认另一瓶氢气开着,不影响色谱仪器运行后,就去找来工具和密封圈。他把漏气的那氢气瓶减压阀拆下来一看,果然密封圈是断裂了。他马上更换上新的密封圈,再装上去,打开阀,“嘶嘶”声没有了。
“幸亏蔡师傅认真仔细的检查?!苯唤影嗟脑惫ひ炜谕厮怠<煅榍斓家部隙瞬绦鄣淖龇?,提醒大家要不定期检查气瓶和减压阀。同时让蔡雄谈谈经验,希望大家向蔡雄学习。
蔡雄谦虚地说:“只要大家平时加强巡检,细心检查,检查过程要把握‘五字经’---听、摸、查、看、闻。运用娴熟后,你也可以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div>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