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讯 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是一项集采样、萃取、浓缩和净化于一体的新型绿色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环境化学、食品、天然产物、医药卫生、临床化学、生物化学、毒理等领域。相对于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大大加快了分析检测的速度。目前,该技术已被美国、德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应用于多个环境污染物检测的标准方法中,如美国环保部标准方法EPA8272,德国标准方法DIN 38407-34,国际标准方法ISO27108: 2010(E)和 ISO/DIS 17943和我国国家标准GB/T24572.4-2009等。
为加快推进SPME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促进SPME技术的在各领域的发展,深入交流和研讨SPME技术的新理论和新应用,提升中国在SPME领域的研究发展水平,由广东省化学学会、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微萃取与分离技术研究中心筹办的第七届固相微萃取技术研讨会于2017年3月25-26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化学学院丰盛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约20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微萃取与分离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刚锋主持开幕式。
会议现场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党委书记陈文波致欢迎辞
本次研讨会围绕固相微萃取技术原理、联用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展开讨论,会议邀请固相微萃取技术创始人滑铁卢大学Janusz Pawliszyn教授、加州大学河滨分校Jay Gan教授、中山大学栾天罡研究员、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吴惠勤研究员等多位专家做精彩报告。
部分精彩报告
报告人:滑铁卢大学Janusz Pawliszyn教授
报告题目:Fundamentals of SPME
Janusz Pawliszyn教授在报告中讲述了固相微萃取技术原理、主要应用及未来发展等。报告指出,随着快速自动化实验室的发展,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相关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固相微萃取、针式捕集阱系统和薄膜微萃取整合了现场采样与前处理步骤,相关高性能涂层、简单的设备以及校准程序便于在异质矩阵中准确和精确的测定,是常规繁琐和耗时的L-L和L-S萃取法最好的替代,未来研究将聚焦矩阵表征以及组分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Janusz Pawliszyn教授在“Coupling with Analytical Instrumentation”报告中讲述了固相微萃取与GC、LC、CE以及MS的联用技术。
报告人: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微萃取与分离技术研究中心 欧阳刚锋
报告题目:固相微萃取探针制备及活体采样研究
欧阳钢锋在报告中讲到,自动化技术是SPME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尤其是分析大量样品时,自动化显得尤为方便。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几家技术成熟的产品。报告围绕欧阳刚锋实验室三大块主要工作开展:性能材料研究、环境分析、活体采样以及食品分析。性能材料研究包括纳米材料、MOF材料等;环境分析主要围绕有毒有害物质展开,并且,欧阳钢锋还指出,环境分析定量的校正是非常重要的。报告还对Bio-MOF 100-102探针、MIL 101(Cr)探针、MMPNSs与MMCNs探针、TiO2纳米颗粒、C18复合材料、有序多孔聚合物、氮掺杂有序多孔聚合物、超交联聚合物、胺基改性石墨烯、PSS/PDMS活体检测探针等多个新型SPME探针制备与应用进行讲解。
报告人: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练鸿振
报告题目:核酸适配体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用于蛋白质的富集检测
报告中指出,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是一种新型的整体柱材料,具有简单制备、可修饰集团多、pH使用范围广、机械强度好等优点。核酸适配体具有特异性强、易于修饰等优点。将适配体与固相材料相结合,制备高效亲和色谱或固相(微)萃取固定相材料,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点击化学反应条件温和、简单、快速,并以其高反应活性成为一种新型的修饰核酸适配体的方法用于蛋白质的分离检测。而金纳米粒子具有稳定、易制备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以其作为媒介,可以进一步拓展和发展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和核酸适配体在蛋白质分离检测中的应用。练鸿振在报告中讲解了通过“巯-烯”点击化学,制备新型核酸适配体和杂化整体柱材料方法。
报告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栾天罡
报告题目:微萃取在极性有机污染物分析的应用与进展
栾天罡在报告中讲到,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全球关注,复杂样品中痕量污染物分析在分析化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极具挑战。极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污染物中含量低、样品尺度小、样品基质复杂,化学极性强,因此,实际环境中极性有机污染物的定量分析成为技术瓶颈。固相微萃取(SPME)集采样、萃取和富集于一体,可与EI-MS、API-MS、Ambient MS、LDI-MS、ICP-MS五种质谱技术联用。报告中指出,SPME与AMS联用具有多重技术优势:第一,集萃取、净化、富集、检测于一体;第二,灵敏度提高;第三,降低基质效应;第四,分析直接、快速。
报告人: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吴惠勤
报告题目: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研究与应用
吴惠勤在报告中指出,当前,固相微萃取可与GC/MS、HPLC以及MS联用,其中与GC/MS联用最为成熟和实用,可在多个领域中应用,如环境领域中农药、PPCPs等污染物分析;食品领域中香气、风味、农药等分析;临床医学领域中药物浓度监测、体内代谢物分析等以及法医毒物领域中有毒物质分析等。报告以毒猪油中毒事件及地沟油分析为例讲解了SPME-GC/MS应用的优势。
报告人: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 朱芳
报告题目:生态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绿色检测技术研究
朱芳在报告中指出,纺织品的原料及加工过程都会引入有害物质,如农药、杀虫剂等,威胁人体、环境健康。目前,纺织品农药残留的测定采用的是GB/T18412-2006国标方法,该方法有机溶剂消耗量大、前处理工作繁琐,并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相比之下,固相微萃取技术操作简单、无需有机溶剂,是一种绿色、环境友好的方法。对于固相微萃取技术的研究,朱芳讲到,其目前主要开展了三项代表性工作:商品化SPME探针的应用、开发具有优良性能的涂层材料、建立生态纺织品中有害残留物的绿色检测方法。在报告中,朱芳表示,开展更多种类有害物质的绿色检测方法研究及推广固相微萃取分析方法的标准将作为其工作重点。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除上述报告外,还有19位来自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及仪器厂商的专家及技术负责人做精彩报告。
报告人
报告题目
现场
Emanuela Gionfriddo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SPME Metho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 in Food Analysis
Jay G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
SPME and Other Passive Samplers
江瑞芬
暨南大学
SPME Calibration Methods
?
Jonathan J. Grandy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Applications of SPME i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梅萌
厦门大学
基于整体材料的磁增强管内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干宁
宁波大学
采用PDA-MIL-53(Fe)涂层用于土壤中多氯联苯的超声辅助固相微萃取
杜新贞
西北师范大学
十二烷基自组装修饰TiO2纳米棒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多环芳烃
刘则华
华南理工大学
在线固相微萃取结合衍生化耦合GC-MS技术测定11种具有异味和雌激素活性的氯酚和溴酚物质
韦松波
中山大学
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陈俊华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黄淑瑶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β-环糊精的聚合物SPME探针在胆酸类分子检测上的应用
裴苗
厦门大学
基于多孔整体材料固相微萃取纤维束的制备及其对内分泌干扰物的萃取性能研究
陈婷婷
德祥科技有限公司
德祥科技——GERSTEL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及解决方案
袁智泉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SPME-GC-MS/MS对水中致嗅物质进行高灵敏度的测定
朱建峰
瑞士斯特斯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SPME技术在全自动在线样品前处理平台PAL3上对食品和水质的应用分析
段晓琨
华质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DART-SPME原位质谱法实时快速痕量检测
周向东
珀金埃尔默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气质和固相微萃取联用技术在毒品快检和农残快检方面的应用
范义锋
上海新拓分析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固相微萃取耗材及仪器应用介绍
段存争
默克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Supelco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应用
本次展会上,安捷伦科技、默克、珀金埃尔默、上海新拓、华质泰科、瑞士斯特斯、德祥科技、磐诺仪器等纷纷展示了固相微萃取相关产品。
安捷伦科技
默克
珀金埃尔默
上海新拓
华质泰科
瑞士斯特斯
德祥科技
磐诺仪器
撰稿人:杨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