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也称制冷性能系数,是指单位功耗可获得的冷量。它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越大表明制冷系统(制冷机)具有越高的能量利用效率。
一丶 普通制冷机制冷系数
这是一个与制冷剂类型和操作条件有关的系数,理论性能系数可达2.5~5。因为这个参数是用同一单位的输入输出比来表示的,所以它是一个无量纲数。
在吸收式或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中,用热力系数(热比)来表示这一特性,这与制冷性能系数的含义是一致的。
能效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在美国也有使用,国内技术界称之为能效比或能源利用系数。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制冷量(单位:BTU/h)与总输入电功率(单位:W)的比值。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计算中使用了不同的单位,所以得到的值是不一样的。例如,当kcal/h和W分别表示制冷量和输入功率时,cop=1;当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即W)时,cop=1.16;当分别使用BTU/h和W时,eer=3.97。
上述术语在国内外制冷技术领域都有使用,但不同国家的使用场合或习惯不同。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cop或eer是指在标准条件下运行的能量利用系数。事实上,大多数冰箱都是在非标准条件下工作的。因此,美国也提出了季节能效比(SEER),即季节性性能效率比等术语。意思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
COPk=q2/w0=q2/(q1-q2)=T2/(T1-T2)
T1:环境温度
T2:制冷温度
Q2:低温热源散热
Q1: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W0:外界在低温逆卡诺机上所做的工作
在一定温度下,逆卡诺循环的cop最大,实际制冷循环的cop小于copk。cop可以小于1或大于或等于1。
制冷系数公式:
Wc=T2/(T1-T2)
二丶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系数
* 对于活塞式(或涡旋式)冷水(热泵)机组,其性能系数(COP)要求如下:
当额定制冷量小于528KW时,其COP不应小于3.8;当额定制冷量528~1163KW时,其COP不应小于4.0;当额定制冷量大于1163KW时,其COP不应小于4.2;
* 对于螺杆式冷水(热泵)机组,其性能系数(COP)要求如下:
当额定制冷量小于528KW时,其COP不应小于4.10;当额定制冷量528~1163KW时,其COP不应小于4.30;当额定制冷量大于1163KW时,其COP不应小于4.60;
* 对于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其性能系数(COP)要求如下:
当额定制冷量小于528KW时,其COP不应小于4.40;当额定制冷量528~1163KW时,其COP不应小于4.70;当额定制冷量大于1163KW时,其COP不应小于5.10;
* 对于风冷或蒸发冷却的活塞式(或涡旋式)冷水(热泵)机组,其性能系数(COP)要求如下:
当额定制冷量小于或等于50KW时,其COP不应小于2.40;当额定制冷量大于50KW时,其COP不应小于2.60;
* 对于风冷或蒸发冷却的螺杆式冷水(热泵)机组,其性能系数(COP)要求如下:
当额定制冷量小于或等于50KW时,其COP不应小于2.60;当额定制冷量大于50KW时,其COP不应小于2.80;
* 螺杆式水冷(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要求如下:
当额定制冷量小于528KW时,其IPLV不应小于4.47;当额定制冷量528~1163KW时,其IPLV不应小于4.81;当额定制冷量大于1163KW时,其IPLV不应小于5.13;
* 对于离心式水冷(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要求如下:
当额定制冷量小于528KW时,其IPLV不应小于4.49;当额定制冷量528~1163KW时,其IPLV不应小于4.88;当额定制冷量大于1163KW时,其IPLV不应小于5.42;
* 当名义制冷量大于7.1kW的风冷单元式机组,其能效比要求如下:
当不接风管时,能效比不小于2.60;接风管时,能效比不小于2.30; 当名义制冷量大于7.1kW的水冷单元式机组,其能效比要求如下:当不接风管时,能效比不小于3.00;接风管时,能效比不小于2.70;
(以上是国家颁布的冷水(热泵)机组的能效标准,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