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自东北黑土地开垦之后,肥沃就是它的同义词。辽阔的东北平原也因此成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粮食产量每年几乎都占我国粮食生产总量的20%左右。而且多年来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还在稳步提升,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然而,在“东北熟天下足”的背后,黑土地却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问题。高强度的利用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因素使东北平原的土壤出现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肥沃的黑土地正在变“薄”、变“瘦”、变“硬”。黑土的形成极为缓慢,400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黑土的退化几乎是不可逆的。而东北的黑土层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由平均60至70厘米下降至平均20至30厘米,部分区域甚至露出了黑土层下的黄土。
有土斯有粮,耕地的健康状况对粮食生产有着关键影响。黑土退化必然会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而作为我国的重要粮仓,东北如果出现粮食产量下降的情况,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将带来重大挑战。因此?;ず谕磷试矗槭崭刂柿亢煜呤俏夜甘嘲踩铰缘谋匾俅?。
耕地质量的保护需要监测数据支持。土壤环境监测以土壤污染物为主,主要的监测对象是重金属元素和盐等无机污染物、农药兽药残留、化学肥料等。耕地质量的监测与之有很大不同,侧重土壤的结构、紧实度、容重、化学性状(包括有机质、pH、全氮等)等理化性状,除此之外还包括监测点的农业生产概况,如施肥量、作物种类与产量等。耕地质量监测的对象与土壤环境监测不同,所需的仪器设备以及参照的标准方法也有差别。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检测仪、土壤pH自动分析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等。
耕地质量监测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只有掌握多年的监测数据,分析耕地质量的变化趋势,才能够及时发现突出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土壤改良方案。同时,耕地质量?;すぷ骺怪笠残枰て诘募嗖饫雌拦佬Ч?br /> 近年来,黑土退化问题已经受到我国的重视。从2015年开始,我国在东北开展了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后续又继续扩大试点范围。黑土保护利用试点采取的水稻秸秆还田、轮作等措施对黑土?;て鸬搅嗣飨孕Ч???梢钥隙ǎü;ば愿鹘饩龊谕镣嘶侍饨嵌钡厍蠢磁┮档闹饕较?。
随着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范围的持续扩大,对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的需求也更为迫切。首先需要健全监测网络,扩大覆盖面,使监测数据更能代表区域内的一般情况,其次需要深化专项监测。在重点区域,例如黑土?;だ檬缘悖棺ㄏ罴嗖?,针对各项数据完善评价指标,从而更好地评估工作效果,为土壤?;すぷ鞯母慕峁┦葜С帧W詈?,还可以与农业物联网结合,拓展监测范围,形成农田立体式综合监测,建设监测“三区四情两牌一网”模式。
去年,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了经过修订的《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 1119-2019),为全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提供了改善后的统一标准和技术指导,也为耕地质量监测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在此基础上,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更需要智能化、自动化的土壤物理性质检测设备以及数字化的管理系统,与农业物联网结合。未来,不仅监测体系需要完善,仪器设备也同样需要进步。
然而,在“东北熟天下足”的背后,黑土地却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问题。高强度的利用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因素使东北平原的土壤出现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肥沃的黑土地正在变“薄”、变“瘦”、变“硬”。黑土的形成极为缓慢,400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黑土的退化几乎是不可逆的。而东北的黑土层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由平均60至70厘米下降至平均20至30厘米,部分区域甚至露出了黑土层下的黄土。
有土斯有粮,耕地的健康状况对粮食生产有着关键影响。黑土退化必然会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而作为我国的重要粮仓,东北如果出现粮食产量下降的情况,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将带来重大挑战。因此?;ず谕磷试矗槭崭刂柿亢煜呤俏夜甘嘲踩铰缘谋匾俅?。
耕地质量的保护需要监测数据支持。土壤环境监测以土壤污染物为主,主要的监测对象是重金属元素和盐等无机污染物、农药兽药残留、化学肥料等。耕地质量的监测与之有很大不同,侧重土壤的结构、紧实度、容重、化学性状(包括有机质、pH、全氮等)等理化性状,除此之外还包括监测点的农业生产概况,如施肥量、作物种类与产量等。耕地质量监测的对象与土壤环境监测不同,所需的仪器设备以及参照的标准方法也有差别。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检测仪、土壤pH自动分析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等。
耕地质量监测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只有掌握多年的监测数据,分析耕地质量的变化趋势,才能够及时发现突出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土壤改良方案。同时,耕地质量?;すぷ骺怪笠残枰て诘募嗖饫雌拦佬Ч?br /> 近年来,黑土退化问题已经受到我国的重视。从2015年开始,我国在东北开展了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后续又继续扩大试点范围。黑土保护利用试点采取的水稻秸秆还田、轮作等措施对黑土?;て鸬搅嗣飨孕Ч???梢钥隙ǎü;ば愿鹘饩龊谕镣嘶侍饨嵌钡厍蠢磁┮档闹饕较?。
随着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范围的持续扩大,对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的需求也更为迫切。首先需要健全监测网络,扩大覆盖面,使监测数据更能代表区域内的一般情况,其次需要深化专项监测。在重点区域,例如黑土?;だ檬缘悖棺ㄏ罴嗖?,针对各项数据完善评价指标,从而更好地评估工作效果,为土壤?;すぷ鞯母慕峁┦葜С帧W詈?,还可以与农业物联网结合,拓展监测范围,形成农田立体式综合监测,建设监测“三区四情两牌一网”模式。
去年,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了经过修订的《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 1119-2019),为全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提供了改善后的统一标准和技术指导,也为耕地质量监测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在此基础上,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更需要智能化、自动化的土壤物理性质检测设备以及数字化的管理系统,与农业物联网结合。未来,不仅监测体系需要完善,仪器设备也同样需要进步。